保障本地優先就業與平衡中小商號人資需求--施非凡

字型大小: 字型大小
日期: 2022年06月20日

“策言薈”──保障本地優先就業與平衡中小商號人資需求

澳門中華總商會策略研究委員會委員  施非凡

疫情進入第三年,訪澳旅客銳減,影響各行各業,整體經濟不景氣,本地居民失業率升至4.5%,創2009年以來的新高。據勞工事務局最新數據顯示,4月底外僱有166,611人,創2014年10月底以來的低位,這亦顯示出政府輸入外地勞動力的政策,是優先保障本地居民就業。然而,雖外僱數量已有所下跌,但本地居民失業率卻不減反升,這命題並不是如斯簡單,即並非削減一名外僱就能使一個本地人就業。當中,政府應積極思考削外僱的相關政策制定及執行上如何優化,以配合目前本澳正面臨較為嚴峻的經濟環境,從而做到既能保經濟、亦能保就業。

聘用本地人,協助解決目前澳門失業率上升的問題,是作為澳門企業的基本責任。然而,企業與求職者之間是雙向選擇,澳門本地求職者意向主要以文員、白領級職位為主,清潔員、保安、餐飲從業員等基層工種,雖職位供給多但成功應聘者卻少之又少。澳門企業所需的勞動力與本地求職者意向不符,如此的結構性落差,並非一時一刻所做成的,也無法透過政策短時間內得到有效改善。若一味無差別不分工種地削減外僱人數,不僅無法實際解決市民失業問題,反而衝擊本地企業,尤其是中小商號的營運,那將得不償失,甚至影響到經濟復甦。

誠如日前澳門中華總商會理事長馬志毅約晤勞工局領導表示,“政府應實事求是,避免在未充分了解實際情況下,貿然削減外僱額,這會令中小商號經營更為困難,若持續下去恐會出現結業情況。”為此,建議勞工局作為主管機關,市民進行求職登記時,應充分調查求職者意向,同時掌握企業轉介及配對成功率,並善用上述數據,科學化分析求職者的意向,以及各產業的招聘現況,並納入外僱審批標準中。

此外,政府亦可根據近日推出的《疫情期間鼓勵僱主聘用本地待業居民的臨時性補助計劃》的成效,如企業聘用多少名待業居民等資料,作為日後制定短期人資政策的參考依據。對於本地人應聘意向高的工種,如文員、白領職位,相關外僱資格應從嚴審批;相反地,藍領及其他高體力勞動的基層工種,應以較寬鬆的標準作審批,才符合實事求是的精神。同時,對於本地人願意入行的職位及產業,也能更精準地擬定相關的培訓及招聘配對計劃。本地求職者能找到理想適合的職位,企業基層工種也能得到適當的人力補充,共創雙贏,促進澳門經濟發展及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