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業座談會

字型大小: 字型大小

澳門出入口商會書面發言稿

一、2019年澳門經濟及出入口行業經營狀況

  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2019年對外商品貿易總額共1,029.3億澳門元,較2018年微升0.6%。其中全年總出口貨值為128億澳門元,按年增加5%;總進口貨值為901.3億澳門元,與2018年相若。全年貨物貿易逆差為773.3億澳門元,較2018年減少5.8億澳門元。

二、2020年澳門出入口行業業態預測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2020年1月《世界經濟展望》最新預測報告,全球經濟增速預計將從2019年估計的2.9%上升至2020年的3.3%和2021年的3.4%;預計美國2020年經濟增速放緩至2%;歐元區的經濟增速預計1.3%。假設英國從歐盟有序退出的前提下,而後逐步過渡至一種新的經濟關係,其2020年經濟增速穩定在1.4%;日本的經濟增速預計降至0.7%;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組別的經濟增速預計4.4%。

  2019年的經濟發展情況表明,全球經濟初步企穩,這些企穩的早期跡象可能延續,最終強化依舊穩健的消費支出,以及改善的商業支出之間的聯繫。但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目前隨著新冠肺炎全球擴散,風頭火勢,下行風險更加突出,包括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抬頭(尤其是美國和伊朗之間),社會動盪加劇,美國和其交易夥伴之間的關係進一步惡化以及與其他國家的經濟摩擦日益深化。無論這些風險實現與否,新冠肺炎疫情已使市場情緒迅速惡化,導致全球經濟增速降至預測的基線水準以下。

  回看中國,2019年,中國GDP接近百萬億(99.0865萬億)人民幣,按照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14.4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比上年增長6.1%,符合6-6.5%的預期目標。現按疫情持續時間及其經濟影響的情景分析:由於反應更快、抗擊疫情力度更強,因此此次疫情影響更大,樂觀估計影響主要顯現在今年首季。國家傾力防控及時得力,希望疫情持續時間較短,對經濟的衝擊也主要局限在首季度,疫情高峰出現在2月中旬,此後逐步下降,3-4月結束,全年GDP增速預計5.4%。

  澳門出入口巿況,從一九年開始,在原有期待回歸二十周年盛事、博企為博彩牌照重新開投熱身拉票做勢活動,兩大促進經貿利好氛圍,卻被突如其來世界級疫情,帶來全球不同防疫限制措施,衝擊國內生產力和外貿供應流量,陷於負率厄困。

  澳門自難獨善其身,本地入口品類,主要供應旅遊零售、酒店餐飲兩大商類,正是嚴重受創。醫療及家居衛生防疫用品、家庭食用消耗物品,則相應需求量大升,此消彼長。然而始終品值高低有別,總體出入口量值都難以平衡相抵。2020年開季肯定失利,政府緊急相應抗疫推出紓困措施,被中小企評為民生個體為重,在中小企商僱幫助方面,感覺略嫌不足。在保民生前提下,促經濟、保就業更是燃眉之急。

三、振興澳門經濟發展的建議

  現今面對國際政治及經濟矛盾加劇,環境錯綜複雜和越來越嚴峻,全球經歷著新型冠肺炎重創之後,經濟需要時間恢復,特別外貿方面也不容樂觀,盡快恢復澳門經濟為首要之事,本會有以下建議:

1、變危為機,出口企業要積極謀 “變”

  世界經濟論壇發佈《全球風險報告(2020)》稱,2020年全球將面臨地緣政治局勢動盪、全球經濟進一步放緩的風險。2019年中美貿易戰期間,澳門企業都在裂縫中抓住了機遇,迎難而上,通過再出口紡織品及成衣,令紡織品及成衣全年大幅度增加53.5%達10.6億元,占全部出口額8.3%,也令本澳2019年出入口得以保持整體平穩。

  新冠肺炎的風捲效應蔓延全球,全球產業鏈面臨新挑戰,在全球產業鏈面臨改變時刻,歷史經驗也表明,危機往往孕育著新的機會本澳企業應未雨綢繆,利用好市場的倒逼機制,加快轉型升級,如在毛坯鑽石及其首飾、電子元件等高附加值產品巿場上再發力;內地旅客偏向於來澳採購美容化妝及護膚品,一是因為免稅,二是因為信賴品質,保障本澳企業不妨在美容化妝及護膚品方面去設立自己品牌,創出新天地。同時爭取國家放開本澳製藥方面的限制,在原有製藥網絡基礎上,加強創造中國與葡語系國家之間醫療藥品產品的商貿平台。

2、拓展和優化國際市場佈局

  長遠而言,如何拓展和優化澳門的國際市場佈局,促進澳門經濟多元化發展,本會建議分二個方向去優化:

(1) 抓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宏大發展商機

  不久前,國家與東盟十國及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完成了長達7年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談判,有望今年正式簽署作實,意味著佔全球生產總值近30%、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市場將誕生,標誌著多邊合作發展邁出重要里程碑。

  事實上,澳門與RCEP各成員國一直保持良好的經貿關係與緊密往來。特區政府應積極研究協助工商界抓緊RCEP的宏大發展商機,透過加強人手與資源靈活調配,整合現時涉及不同政府部門發放的經貿資訊,讓企業通過一站式資訊及支援平台,更快和更準確地掌握RCEP區域合作的最新情況,並就拓展當地市場提供更全面支援措施。長遠而言,特區政府可主動尋求中央政府和更多東盟國家支持澳門加入RCEP,進一步強化 “精準聯絡人” 角色,並為本澳商品、旅遊等優勢產業爭取更有利的市場准入條件。

(2) 持續建設中葡平台不能鬆懈

  澳門經歷2003年非典後,構建了防疫系統;2008年金融海嘯後,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天鴿” 風災遭受巨大損失後,應急能力明顯提升。澳門所經歷的磨練一次又次增長了政府的管治能力和經濟的韌性。這次疫情猛然來襲,比2008年金融海嘯來襲有過之而無不及。雖然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澳門經濟適度多元仍在成長階段,雖積累了抵禦風險的韌性和發展後勁,但在建設 “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 的發展定位上,首次博彩娛樂全城停擺,精準發力,刻不容緩。

  近年來,澳門作為中葡平台,無論在貨物貿易和投資方向,與葡語系國家經貿取得快速的增長。惟2019年本澳輸往葡語系國家貨物總額才127萬元,減少了94.8%,如此大幅度減少貿易,警示我們 “一個平台” 未成氣候。

  對於中小外貿企業而言,自身規模的有限性極大削弱了其國際市場競爭力。促進本澳中小微外貿企業發展一個關鍵環節,是設身處地幫助其增加競爭力,例如通過打造綜合貿易促進平台、國際營銷服務網絡,利用其全方位、多層次、多管道的優勢,助力本澳中小微外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打破其局限性。

  內地市場龐大、潛力巨大,加之中美貿易摩擦促使內地調整和不斷優化其國際市場佈局,澳門企業應捉住機遇,更加積極主動地 “走進” 內地,同時積極發揮平台作用,幫助中國企業開拓葡語系國家市場。

  本會與會員企業已經在內地開設多個葡語系國家商品展銷服務中心,為中葡國家中小企業的經貿合作提供交易平台、融資平台、電商平台,幫助澳門企業打破局限性,使中葡國家之間的經貿合作更加便利化。

  本會希望特區政府持續支持澳門工商經貿發揮其作用,協助建設「中葡平台」,為中國與葡語國家之間的貿易投資、產能合作、區域合作和人文交流等提供作出貢獻。

3、建立相應的應急機制和配套的服務

(1) 吸引旅客來澳消費

  目前澳門短時間內再沒有「自由行政策」吸客誘因,遊客來澳將為最直接客源,短期不妨可考慮向經港來澳之客運回贈及住宿補貼,予以獎賞,吸引週邊地區人流來澳消費。

(2) 放寬港澳兩地使用「港珠澳大橋」人流和車流的制約

  「港珠澳大橋」雖然開通經年,惜澳門貨運至今仍未打通,如何利用大橋做好大灣區粵港澳三地人流、車流、客運、貨運的互聯互通,祈望澳門政府與兩地政府溝通,

建議

開放貨運使用港珠澳大橋

; 增加港澳私家車配額

; 放寛粵澳兩地牌車輛的申請條件。在物流、人流增多的情況下,經濟必然拉動向上,盤活三地經濟。

(3) 研究居於內地外僱往返澳門上班應變機制

  澳門中小企業長期面對人手不足,為保障澳門經濟持續發展,外僱作為補充澳門人力巿場,助力中小企的運營不可或缺之組成部份,然而澳門地小人多,生活條件、資源配置等關係,促使外僱居於珠海,甚至部份澳門人也因生活條件長居珠海。今次突發疫情情況下,暴露外僱在澳正常工作保障制度不足。

  為保障澳門在疫情期間的物資及服務的穩定,雖然已有不少外僱願意在僱主的安排居住留澳,但因其以珠海為家的現實,日子一長,逐漸浮現外僱因長期與家人分開,未能兼顧工作與家庭之情況下,出現不安/焦慮情緒,更甚者有外僱會考慮辭職返回原居地。事實上隨著大灣區同城化的發展,外僱返回原居地工作之生活條件與收入水平並不比澳門差,來澳受僱已非最大吸引。亦有部分外僱因為住宿問題,生活成本高,考慮需要在珠海照顧家庭,導致未在限期前入境而放棄回澳,對各行各業正在疫境中謀求復工復產的中小微企,缺乏人手,無疑雪上加霜。

  由於澳門各行各業復工需要人資,在堅守防控疫情的大前提下,建議澳門政府可先考慮讓廣東省尤其是澳門鄰近地區外僱憑相關證件入澳,適度以就近原則開放外僱有序入境復工,保障澳門中小企之勞動力,盡快回復正常運作,避免因缺乏勞動力而結業危機。

  疫情過後則要考慮制定外僱在澳正常工作之入境及居停保障制度。

(4) 配套相關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服務

  目前,本澳工業所剩無幾,出口則大部分通過內地或東南亞國家生產直接出口,於澳門收外匯。疫情發生以來,內地部分企業貨物生產及物流等方面遭受影響,無法履行或無法按期履行國際貿易合同。為幫助企業減少損失,鑒於此次疫情的突發性、不可預見、不能避免及相關國內政府部門採取的管控措施,依據中國有關法律法規和國際貿易慣例,國內行業專屬商會已為相關企業開具與不可抗力相關的事實性證明。但因轉口貿易或由澳門方出具單證收款,恐單獨國內開具不可抗力相關的事實性證明未能獲得對方諒解。本澳也急需建立相應的應急措施,幫助企業減少損失。

  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屬商事證明領域中的事實性證明行為,出具後當事人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不履行、不完全履行和遲延履行合同的責任,減低受災影響之損失。本會希望在此刻非常時期可以幫助業界解決大問題,希望在政府的支持下和認同、配合下,為因本次疫情或日後疫情導致暫時停產、物流中斷、延遲復工等無法如期履行國際貿易合同,辦理相關證明書,幫助本澳企業渡過難關。

(5) 建議設立物資儲備機制

  長期以來澳門雖然有兩南公司鼎力支持,保證主要民生食品供應無缺,然而更多其他物資仍是依賴香港進口,這次疫情的突發性應急所需,凸顯澳門非第一到岸港的盲點,尤其在糧食、防疫醫療衛生、清潔用品 (包括廁紙) 等呈現供不及時危機,故澳門宜建立民生物資儲備機制,未來可考慮在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或在珠海、橫琴等地建設物資儲備倉 (應急倉),以保障澳門短期內尤其是緊急情況下的物資快速補充供應。

4、加快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為防疫抗疫,減低人員流動的措施不斷推出,當下社會幾乎停擺,很多人過上了深居簡出的生活,出行和生活需求難滿足,線上服務的需求量激增;短期訪澳旅客量持續減少,即使疫情退去,旅客量亦難以立即恢復來澳消費,加上困擾經營的兩座大山:租金和人資,足以影響澳門中小企業的生存能力。今次疫情讓各界重新思考如何加強利用科技、善用網絡資源,重塑市場渠道及工作流程。

  其實,線上服務除商品供應外,如今內地的批發零售行業早已進入全產業互聯互通、全域內容協同的階段,商品、內容、服務早已融為一體,減低對出入口貿易實體衝擊。

  長遠來看,澳門既要拉動消費、投資和出口,還要加快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過去礙於電子支付工具的局限、居民接受度低,以及本地空間細、物流配送未到位等因素所制約,數字經濟發展緩慢,現今疫情倒逼下,居民樂於接受網上交易,商戶更是焦急重塑市場管道及工作流程。通過借鑒內地經驗,引進國內外先進科技、加快構建智慧城市,科學調配、創新模式,完善基礎設施、應用大數據,完善物流供應鏈、智慧分倉投入使用,種種舉措將助長數字經濟進一步與國內接軌,同時為智慧經濟打下基礎,在大幅提高供應量與服務效率的同時,將人力短缺帶來的困難減至最小化。

  這次疫情暴露了澳門在「中心」「平台」定位,卻非第一到岸港盲點,預料亦將成為加速澳門拓展電商市場的轉折點。本澳每年有不少於3,000萬遊客量,加上電子支付應用開始普及,建議澳門應開闢更多渠道供貨直銷物流到澳,切實推進澳門與大灣區或各跨境電商試驗點的聯動,讓中小企業加強與各大電商平台合作,利用跨境電商方式納入內地更大市場。

  同時我們也留意到去年年底,內地發佈《關於調整擴大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的公告》,增加了冷凍水產、酒類、電器等92個稅目商品,大大增加澳門出入口企業供應發展空間。

  眾所周知,隨著中國消費內需的逐漸加大,中國消費者對優質進口商品的需求也與日俱增,中國市場成為海外品牌尋求新增長的重要目標。澳門與珠澳跨境工業區近在咫尺,應積極結合珠海跨境電商的新機制,大力發展跨境電商,有效拓展本澳中小企的市場空間和發展、降低外貿成本、也有效提升本澳中小企的競爭力,促進本土商貿產業升級,帶動澳門企業出入口量與質的轉型發展。

四、總 結

  本澳作為旅遊微型經濟城巿,優點缺點並存,具備迅速復蘇基礎和條件。我們長期積累一定應變危機基礎,有自由貿易市場優勢、金融系統與國際網絡接軌和高端的旅遊消費潛力,有內地巿場的強大背景和發展空間,更是善於把外部壓力轉化為動力,尋求社會和諧共識,開拓更全面直接城巿交通往來客流、物流服務、空間更趨多元化,減低單一稅收倚賴,保障持續發展,促進建設。

  特區政府治理更科學透明,生產生活業態將朝著智慧化、線上化發展,產業結構更合理,風險中醞釀機遇,催生新的業態,出入口質與量,必然水漲船高再上層樓。本會希望全澳工商業界全力配合特區政府振興經濟,承擔的社會主體責任,發揮主觀能動性,為社會和企業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