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業座談會

字型大小: 字型大小

澳門供應商聯合會書面發言

 

  本會反映意見,內容如下:

一、配送司機嚴重短缺

  多年來,供應商業界一直受困於配送司機嚴重短缺之問題。隨著澳門經濟的快速發展,港珠澳大橋的開通,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建設深入開展,本澳商業競爭變大,配送司機供不應求的矛盾變得更加尖銳,而形成行內司機奇缺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 薪資與工作要求差距大:供應商業界為維持經營,平抑物價,給配送司機的薪酬實在是無法與各大博企、酒店、公共巴士及各政府部門等所相比(據有關部門調查,本地專業司機月薪已逾28000元,倘加上年底雙糧及年終分紅等則高達31000元,非我等中小企能承受得起)。而除了在薪酬待遇上與其他職業司機存在明顯差距外,我等行業的配送車司機還需要熟知新食安法,要搬貨上落,在公司要理貨和清潔打掃等艱辛工作,實屬體力性及厭惡性行業,無人願意入行;

  (2) 司機老年化加速,形成斷層危機:據澳門有關政府部門公佈,現時本澳司機老年化進程加速,本澳從事大車司機行業的人員平均年齡為38-65歲,絕大部分已達55歲,而65歲以上的人員已不能駕駛大車。現時本澳90%以上的年青人在中學畢業後都會繼續接受高等教育或出外留學深造,以期謀求較好前途。本澳配送司機行業實則已處於斷層邊緣,如再沒有司機的補充及接續,將後繼無人,而依賴司機配送之有關行業即將成為夕陽行業,只會拖緩民生供應鏈之進度,嚴重影響未來社會的發展;

  (3) 司機行業競爭大:先有本澳公開競投100個八年期的純電動的士牌照;其後發財巴與港珠澳大橋營運巴士的增加,直接帶來的影響就是配送司機紛紛跳槽,這對原本就司機嚴重不足的供應商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令本澳供應商與鄰近地區相比完全失去競爭力,恐引發業界倒閉潮,令失業率高企,經濟下滑,居民生活受到衝擊,本澳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形象及"美食之都"的美譽亦會大受影響。

  為了澳門的多元經濟的健康發展,以及確保民生必需品的穩定供應,我等供應業界在無奈之下,建議特區政府就配送司機不足的問題在政策上扶持業界發展,開放有別於職業司機的“什務物流送貨員”,例如讓取得藍卡及考取本澳“食品衛生安全課程”證書並持有澳門合法駕駛執照的外地僱員能駕駛3.5噸以下的車配送物資。希望特區政府全盤考量該建議是否可行,並最終助業界解決該已困擾業界近二十年的歷史老問題。

二、預留土地建冷凍、進口大米、糧油食品及民生必須品倉庫

  本澳倉儲面積一向嚴重不足,多次天災已顯弊端,本次疫情造成大量貨物積壓,倉租昂貴,中小企難以應付,冀政府預留用地建設冷凍倉庫、進口大米、糧油食品及民生必須品倉庫。

三、緩解本澳人資短缺

(一)澳門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由來已久,長期以久,至今已達19多萬外勞,到現時為止,都沒有解決方法,遞延至下一代人,應該制定遠見計劃,優化本地人,才有競爭力。鄰近地區都出台很多政策來吸引和挽留人才,反觀澳門,雖然開放大學對國內外招生,非但沒有任何政策和措施促使人才留澳,甚至還流失本澳人才,為其他城市做“嫁衣”。在此,迫切希望政府在人力資源和人才方面應該給予重視,建議在澳門讀大學的學生如有公司聘請時,在公司擔保下,給予非永久性居留權(不論任何國籍人士),對於尖子生,則應給予永久性居留權,以有效緩解本澳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以及優化人才結構 ,滿足澳門長遠發展的需要。

(二)按各行業的人資短缺程度,建議在不影響總體外勞輸入數字情況下,適度調撥外勞額度予人資短缺嚴重的行業。

 四、加強粵港澳大灣區溝通融合

  從大灣區政策出台至今,澳門與香港一直積極融入大灣區建設當中,但畢竟還是面臨了三種不同法律、三種貨幣,以及物流、人流、資金流等問題,三地政府應該根據存在問題,制定出一個完整的政策體系,以期更好地發揮大灣區作用。

  而此番粵港澳三地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而各自出台的政策,則深刻反映出三地存在的溝通問題。三地理應多進行溝通,共同協商並同步發佈防止新冠肺炎病毒的擴散的政策,不至於令奔走於三地的就業人員慌亂無序。希望三地能考慮長遠的方針,來應對未來發生的各種事情。